太陽能電池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電效應,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光生伏應:假設光線照射在太陽能電池上并且光在界面層被接納,具有足夠能量的光子可以在P型硅和N型硅中將電子從共價鍵中激起,致使發作電子-空穴對。界面層臨近的電子和空穴在復合之前,將經由空間電荷的電場結果被相互分別。電子向帶正電的N區和空穴向帶負電的P區運動。經由界面層的電荷分別,將在P區和N區之間發作一個向外的可測試的電壓。此時可在硅片的兩邊加上電極并接入電壓表。對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來說,開路電壓的典型數值為0.5~0.6V。經由光照在界面層發作的電子-空穴對越多,電流越大。界面層接納的光能越多,界面層即電池面積越大,在太陽能電池中組成的電流也越大。
光伏發電原理 光伏發電主要原理是半導體的光電效應。當光子照射到金屬或半導體表面上時,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屬或半導體中某個電子全部吸收,電子吸收的能量足夠大,能克服物體內部引力做功,離開原有物體表面成為光電子,光電子所形成的電流稱為光電流。 說到光伏發電,就不得不提一下“太陽能發電”,很多人認為光伏發電就是太陽能發電,其實不然,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光伏發電只是太陽能發電的一種,太陽能發電還包括了光化學發電、光感應發電和光生物發電。 光伏發電有輻射嗎? 家用光伏發電站由光伏組件、光伏逆變器、光伏支架以及光伏線纜等構成,整個發電過程是直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沒有任何化學變化以及核反應,所以光伏發電是、無噪聲、無輻射等干凈(無公害)的清潔能源。
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68億千瓦
變暖引發世界各地加大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碳”耗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是變暖的原因。為抑制進一步變暖和自然災害的頻發,世界各地開始提倡“碳中和”理念,目的是在于減少碳排放量,實現綠色化發展。據國家能源局消息,7月28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在能源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1年1—6月,光伏新增裝機1301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536萬千瓦、分布式光伏765萬千瓦。截至2021年6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68億千瓦。